草根逆襲——工程機械藍領迎來光輝歲月
信息出自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 詳細出處參考://news.21-sun.com/detail/2014/07/20667.shtml 作者:張立平
現在以顏色來稱呼各種職業人,早已成為流行化語言。有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某一行業有所建樹的資深人士的“金領”階層;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的、從事腦力勞動的為“白領”階層;“粉領”目前已成了追求自我心理滿足和自由創業女性的心儀職業;那些就職于我國政府部門或國有壟斷企業,且具有較高經濟和政治地位的人的稱為“黑領”;“灰領”人士則既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水平,又具有比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當然還有綠領、紫領,可能將來還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五顏六色領。而小編在本文中要呈現的就是“藍領”,即有一定的技術手藝,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階層。
藍領﹙Blue-collar worker﹚ 是一個西方傳來的生活型態定義。這個概念是在美國五十年代進入信息化時提出的。“藍領職工”一詞出現較晚,始見于40年代,指的是一切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資收入者,如一般工礦工人、農業工人、建筑工人、碼頭工人、倉庫管理員等。目前,隨著“中國制造”版圖的擴大,對藍領的需求也是水漲船高,近幾年,藍領的工作機會也在逐漸增多,一改過去藍領地位低、受歧視的狀況,由于用工荒的出現,目前藍領對各制造企業來說可謂是供不求。藍領目前的工資待遇也隨著龐大的需求直線上升,甚至超過了部分白領人群。
“中國缺少熟練工人,這阻礙了進一步發展的腳步”,教育部官員稱。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工業發達了,社會才會進步。工業制造離不開藍領人群,工程機械行業也同樣如此,機加、焊接、涂裝、裝配等任何一步都離不開技術工人。而熟練工、技術工人靠過去師傅帶徒弟的辦法已經行不通了,最快捷和高效的途徑是通過職業學校嚴謹的技術培訓。據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編輯了解,許多發達國家都經歷過以發展職業教育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階段,“中國制造”要想擴大規模、走向世界,培育大量的熟練工、技術工是必行之路,雖然近年在工程機械行業“機器人”工人興起,但成本高、技術不成熟等劣勢也在制約機器人工人的普及,擁有高技術的藍領人群仍然是大勢所趨。
在國外,藍領階層很受尊重,收入也不斐。德國是制造業大國,工程機械行業也十分發達,德國對于藍領工人的重視程度幾乎可謂無以復加,很多德國人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選擇了技工這個職業,很多人都是一輩子為之奮斗;日本也是全球重要的工程機械制造國家,像日立、神鋼、小松等都占據著重要的市場份額,自然離不開藍領技工的貢獻,“白領更優越”的想法在日本是行不通的;在澳大利亞,藍領的收入是很高的,這與整個社會對藍領的尊重和重視程度有關,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編輯通過數據發現,澳大利亞藍領平均每周工資1229澳元,比白領高出144澳元。澳大利亞10個高收入職業中藍領占6個;據統計,因為收入高且不限學歷,加拿大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年工人有150萬。也就是說,加拿大18~25歲的人群中有近一半的人選擇做藍領工人,很多藍領都在享受“金領”生活。
隨著產業升級,工業生產企業對技術型工人需求越來越高,但職業教育的萎縮與企業對于員工培訓的匱乏,將導致技術型勞動力短缺。據統計,中國目前有1.36萬所職業院校,為勞動密集型行業提供了大部分勞動者。據估算,到2020年職業院校在校生將達3800萬以上,那時,藍領技工會出現井噴狀態。在數量上快速發展的同時,職校應相應提高的是師資力量和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行嚴格的考核制度,真正將技術和心態都成熟的高級技工推向社會,而不僅僅是機械工作的普工。企業方面,隨著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和生產效率提高的要求,藍領技工同樣需要再學習來適應企業的發展,通過各種培訓來滿足藍領們的就業訴求,同時,還要提高薪酬和福利及改善工作環境。
目前國家對職業教育程度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資金和政策上都給予了支持,再加上需求巨大,中國工業藍領前景似乎明朗了許多。工程機械行業做為藍領技工的重要工作領域,他們的光輝歲月也終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