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發文稱2017年退出煤炭落后產能5000萬噸左右,這一數字僅為2016年煤炭去產能目標的20%,低于市場預期。分析人士認為,縮減去產能目標或意在避免市場出現大起大落,同時也與2017年煤炭去產能工作難度加大有關。
今年煤炭去產能目標僅為去年20% 低于預期
上周五,國家能源局以“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形式公布了2017年煤炭去產能任務目標:全年力爭關閉落后煤礦500處以上,退出產能5000萬噸左右。
“5000萬噸”僅為2016年煤炭去產能目標的20%,低于市場預期。2016年初公布的煤炭去產能目標為2.5億噸,而根據中煤協的數據,這一目標最終提前超額完成,去年全年實際去產能3億噸左右。
雖然中煤協副會長姜智敏曾在公開場合表態“2017年煤炭去產能總量定會小于2016年的2.5億噸。”但“5000萬噸”的數字仍然低于市場預期。因為從今年1月份地方兩會中公布的各省區政府工作報告來看,2017年地方煤炭去產能方案仍頗為“大刀闊斧”。 、
2017年,山西省將關閉退出煤炭產能2000萬噸左右,河南省將退出煤炭產能2000萬噸,貴州將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500萬噸,河北將壓減煤炭產能742萬噸,黑龍江煤炭行業將去產能442萬噸,山東再壓減煤炭產能351萬噸,吉林將壓減煤炭產能314萬噸,云南計劃實現煤炭行業再去產能154萬噸,江西將退出煤炭產能153萬噸,青海將壓減132萬噸煤炭產能,內蒙古自治區將退出120萬噸煤炭產能。
上述11個省區公布的2017年煤炭去產能目標之和為7908萬噸,已經超過了能源局提出的5000萬噸年度目標。
縮減去產能目標或為避免市場大起大落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邢雷對中國網財經表示,今年縮減煤炭去產能目標主要是為了避免市場出現大起大落。“去年我國煤炭去產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產量下降了9.4%。”邢雷稱,“2017年縮減去產能任務主要是從滿足市場需求考慮,避免市場出現大的波動。”
去年下半年,我國煤炭市場在淘汰落后產能、276個工作日減量化生產、冬季供暖期來臨、公路治理超載、發電企業補庫存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煤價出現了一波暴漲:素有“煤炭價格風向標”之稱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連漲了18周,于2016年11月2日報607元/噸,比2015年同期上漲了60%。隨后發改委通過鼓勵煤企電企簽訂中長期合同、允許符合相關條件的煤礦在276至330個工作日之間釋放產能等多種手段調節煤價,使環渤海動力煤價穩步下降。
對于目前煤炭市場的供需情況,卓創資訊動力煤分析師崔玉娥對中國網財經表示,動力煤價格仍呈穩中下行趨勢,供暖期結束后需求放緩,后期動力煤價格下跌或將成為必然趨勢,但跌幅和下跌速度仍待觀察。
近期市場有傳聞稱,發改委考慮在供暖期結束后恢復276個工作日減量化生產。據中國證券網報道,2月21日中煤協召開的大型煤炭企業座談會曾就是否恢復按照276個工作日生產展開過討論。
在去年12月于秦皇島召開的2017年全國煤炭交易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透露,煤炭企業在276個到330個工作日之間,相當于控制了約6億噸產能。
崔玉娥表示,后期能否恢復實施276個工作日生產,將對未來煤炭價格的走勢起決定性作用。
煤炭去產能進入“啃硬骨頭”階段
2017年煤炭去產能目標縮減,也與去產能難度加大有關。可以說2017年煤炭去產能進入了“啃硬骨頭”階段。
中煤協副會長姜智敏曾在1月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煤炭去產能的難度加大,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其一,2016年涉及去產能的部分煤礦已經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因此完成去產能任務相對容易,但2017年去產能將全部涉及目前正常生產的煤礦,需要安置的人員不會比2016年少;其二,2016年去產能過程中,通過遣散臨時用工以及在職職工轉崗等方式解決了部分人員安置的問題,企業內部自己消化冗員的空間在逐步縮小,因此2017年去產能時,人員安置將成為難點。
“2017年煤炭去產能將對正常生產的企業實施,雖然量小,但是實質性影響反而較大。”崔玉娥稱。 按照《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要化解淘汰煤炭過剩落后產能8億噸左右,通過減量置換和優化布局增加先進產能5億噸左右。
來源 :中國網
編輯:同力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