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產能與保供應政策的相互配合下,2017年,我國煤炭供需結構呈現出緊平衡、階段性偏緊的狀態。從供給端看,今年我國煤炭行業去產能穩步推進,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從需求端看,今年下游行業整體需求旺盛。同時,在直供直銷、中長期合同等多措施的作用下,煤炭的供與需也持續在向相對平衡的狀態發展。
煤炭供給向主產區集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7年力爭全年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意在實現煤炭總量、區域、品種和需求基本平衡。
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做好2017年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的意見》,其中《2017年煤炭去產能實施方案》明確,晉陜內蒙古寧4個地區年產30萬噸以下(不含年產30萬噸),冀遼吉黑蘇皖魯豫甘青新11個地區年產15萬噸以下(不含年產15萬噸),其他地區年產9萬噸及以下的煤礦,納入2017年或2018年去產能范圍。
11月初,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當時,我國煤炭去產能年度目標任務已經提前2個月超額完成。
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陸續公布的去產能完成情況,湘、鄂、贛、閩、桂幾個地區共去掉其年初公布總產能的10.8%,蘇、魯、皖、豫、冀、京等地共去掉其年初公布總產能的6.8%。而煤炭主產區晉、陜、內蒙古總共去產能5589萬噸,占其年初公布總產能的1.55%。
總體來看,產能比較少的地區去掉的產能占其原產能的比率比較高,導致煤炭供應逐漸集中。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晉陜內蒙古寧4個地區煤炭產量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70.36%,全國煤炭生產重心越來越向以上4個地區集中。專家預計,“十三五”末,除貴州、新疆外,煤炭調出區將主要集中在“三西”及寧夏、甘肅等地區,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將成為煤炭凈調入區。
在去產能有序推進的同時,今年相關部門采取多種措施來穩定供應,從加快釋放先進產能到大力推進煤炭中長期合同的簽訂,再到直購直銷減少中間環節,煤炭供應得到保障,原煤產量增速加快。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原煤產量31.4億噸,同比增長3.7%。有業內人士預測,2017年原煤產量為34.84億噸,同比增長2.2%。
作為國內煤炭供給的補充,在國內煤炭供給階段性偏緊的狀態下,今年進口煤數量也出現了反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煤炭2.5億噸,同比增長8.5%。其實,今年我國對劣質進口煤的控制比較嚴格,從7月1日起,我國禁止省級政府批準的二類口岸經營煤炭進口業務,煤炭進口通關時間延長,大多貿易商暫停了煤炭進口業務,導致煤炭進口量出現明顯回落。不過,近期,在煤炭需求旺季,為補充國內煤炭供給,進口煤量或許會有所增加。
明年供需將呈弱平衡狀態 截至2017年底,全國煤炭有效產能為41.4億噸,其中生產礦井為34.0億噸,試運轉和新建礦井為7.4億噸,有效產能集中在“三西”地區。
2018年,隨著新增產能的逐步投放及達產,煤炭市場的整體供應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而先進產能投放速度將是影響煤炭市場供給變化的關鍵因素。樂觀估計,假設試運轉部分的產能明年全部投入,再考慮到去產能部分,預計明年全國煤炭產能總量將增加2億噸左右,約為6%的供應增量,屆時將對穩定煤炭供應起到積極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保障安全、強化環保,后期投放進度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進口煤方面,預計明年我國煤炭進口量相比今年會有小幅下跌,但還是會在高位運行。
從需求來看,2018年在宏觀經濟平穩向好發展形勢下,電力行業耗煤繼續保持一定幅度的增加;預計2018年全國粗鋼產量還將保持穩步增長態勢,耗煤量將呈小幅增加趨勢;水泥產量較為平穩,建材行業耗煤增長有限;隨著現代煤化工產業化發展,煤化工行業耗煤將繼續保持較大幅度增長。2018年全國煤炭消費量仍將保持一定幅度增長,同時受水電和新能源出力、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總體來看,明年煤炭供給與需求將呈現動態平衡狀態,階段性供給偏緊問題依然存在。
煤炭需求小幅增加 總體來看,2017年煤炭需求比較旺盛,同比將出現小幅增長。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煤炭消費量為28.1億噸,除建材行業外,電力、鋼鐵、化工行業用煤同比均為正增長,四大行業合計用煤占煤炭消費總量的85%。
從電力行業來看,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穩中有進,主要用電行業需求回暖,電能替代加快推進,受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今年夏季全國用電負荷屢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沿海六大電廠平均月消耗煤炭1979.28萬噸,高于2016年12.89%;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火電發電量為41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增速比2016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全國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772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16小時;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用電實現兩位數較快增長。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全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在3760小時左右,其中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在4200小時左右,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5%左右,增速超過2016年水平。
從鋼鐵行業來看,隨著國家穩增長、調結構政策的實施效果逐步顯現,鋼鐵行業市場環境好于去年同期,價格整體水平高于去年同期,粗鋼單月產量也屢創新高。今年前11個月,我國粗鋼產量為7.648億噸,同比增長5.7%。
在鋼鐵行業進一步推進淘汰落后產能的背景下,四季度,政府要求“2+26”城市中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加上12月啟動的碳排放交易市場,鋼鐵需求形勢并不樂觀。不過,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之前發布的報告預計,考慮到“地條鋼”生產企業的市場回歸正規鋼廠,使得優勢產能得以發揮,預計今年粗鋼產量同比增長4%左右,全年產量在8.3億噸至8.5億噸之間。
從建材行業來看,今年前11個月,水泥產量為21.55億噸,同比下滑0.2%。中國水泥協會預計,今年的水泥產量相對平穩,穩定的產量再次證明了目前我國水泥需求已經到達了高位平臺,預計全年水泥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在24億噸左右,單位產品煤耗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煤耗量與去年基本持平。
從化工行業來看,傳統煤化工產品產量增長空間有限,新型煤化工有較大增長空間。在新型煤化工持續發展的帶動下,化工行業耗煤量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今年我國有幾個大型現代煤化工項目陸續投產,之前有相關機構預測,2017年現代煤化工新增用煤量在1570多萬噸,比2016年增長40%左右。
來源:中國煤炭網
編輯:同力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