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成為廣受社會關注的熱詞。那么,“新基建”新在哪里?剛剛經歷全力支援抗疫、率先復工復產的中央企業,作為中國經濟“頂梁柱”的中央企業,如何在“新基建”中擔當作為?
“新基建”到底新在何處?“新基建”受關注,并非始于今年。事實上,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3個月后的2019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和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規模部署,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應用”。
基礎設施,有“傳統”與“新型”之分。新型基礎設施,一般認為包括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區別于傳統基建,“新基建”更加注重數字化、智能化等硬核科技。
不難發現,推進“新基建”,是2019年以來的明確方向。作為重要的基礎產業和新興產業,“新基建”一頭連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強大消費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僅就5G網絡建設來說,通過培育繁榮的互聯網經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產業,就將間接帶動數十萬億元的經濟總產出,為搶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奠定堅實的基礎。
投資拉動:5G、特高壓建設領銜,大手筆提速“新基建”近日,三大電信央企和鐵塔公司都表示,今年將積極加快5G建設,為實現網絡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一時間,5G成為了“新基建”的“領頭羊”。據GSMA移動智庫日前發布的《中國移動經濟發展報告2020》預測,到2025年,中國5G用戶的滲透率將增至近50%,與韓國、日本和美國等其他主要5G市場相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5G網絡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投資。
中國鐵塔表示,將積極發揮統籌優勢,全面經濟高效地滿足電信企業5G建設需求。截至3月初,中國鐵塔已累計建成5G基站超20萬個。在5G建設中,中國鐵塔堅持能共享不新建,嚴控新建站比例,降低建設成本,超過97%的需求通過利用存量資源滿足。同時與鐵路、電網、房地產、市政交通等深入合作,面向5G發展,制定通信網絡室內外標準化、一體化覆蓋方案。5G正在成為我們生活中新的基礎設施,它的未來已經清晰可見。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以5G、無人機、機器人、3D打印等為代表的央企 “黑科技”,已在助力疫情防控中大顯身手,大國重器走上抗疫戰場,贏得海內外廣泛關注與好評。
兵器工業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起成立的千尋位置公司正式發起“飛翼行動”,搭建無人機戰疫平臺,全國上萬架無人機接入千尋位置提供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通過無人機進行精準噴藥消毒、巡檢喊話等防疫作業。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表示,中國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進行網上遠程診療,做法簡便高效。BBC報道稱,“在與新冠病毒抗擊的戰斗中,中國部署了消毒機器人、智能頭盔、配備熱像儀的無人機和先進的面部識別軟件。”在抗擊此次疫情中,中國及時開發新應用程序,5G和信息化手段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3月11日,在一次視頻調研會上,國家電網公司強調:發揮特高壓產業帶動力,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據國網基建部最新口徑,國家電網公司全年特高壓建設項目投資規模1811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3600億元,整體規模5411億元,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由此可見,特高壓作為“新基建”的重頭戲,具有長期競爭力,是為未來謀。據悉,繼特高壓后,國家電網還將加快另一“新基建”領域——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設速度。國家電網3月18日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特高壓發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方面持續發力。
2019年3月,中車株機公司打造的全球首個軌道交通轉向架智能制造車間投產運行,填補了軌道交通轉向架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在全球范圍內的空白。11條生產線涵蓋加工、裝配、焊接、涂裝、物流等轉向架生產制造全過程。前文提及的5G產業鏈則覆蓋更廣,上游產業主要包括芯片、光器件、射頻器件,中游產業主要包括基站、傳輸設備、基站天線;下游產業主要包括運營商市場和終端設備市場,尤其是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的結合,帶來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比如無人駕駛、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醫療等,將給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基于“一網暢行”系統,中國電科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大眾的手機查詢類應用,有可以檢查密切接觸人群的“小護士”,用于社區、樓宇基礎信息填報統計的“小管家”,用于交通卡口的站點檢查“小戰士”,幫助企業監測員工風險情況并及時篩查的“小幫手”等等,滿足特殊時期市場的新需求。國網電商研發的企業復工復產供需對接平臺,則是破解了廣大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的物資供需不匹配、信息不對稱的難題。“這里匯集了全國范圍內許多企業的供需信息,不管是采購緊缺物資,還是銷售設備材料,都可以方便地找到合作伙伴,真是我們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好幫手。”3月3日,通過國網電商公司建設運營的企業復工復產供需對接平臺尋找到熔噴布貨源,并與對方確定采購協議的北京晟睿聯創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華平連連稱贊。
企業復工復產供需對接平臺為企業提供供需信息發布、貨源及服務信息展示、供求信息撮合對接等服務,全面助力防疫防護物資生產供應和企業復工復產。截至目前,供需對接平臺已發布5300余家企業的供需信息6000余條,平臺訪問量561.9萬次,達成合作金額42億元,切實促進了疫情期間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取得良好成效。“供需對接平臺”只是央企運用互聯網“數字化”服務供需雙方的一個案例。
招商局集團在招商港口利用區塊鏈、大數據等各項新技術,為單證無紙化和電子化流轉、閘口自動化等業務創新場景搭建了統一的數字化應用平臺,即招商ePort。疫情期間,招商ePort大展身手,為港口生態圈內各單位和用戶提供24小時在線通關、物流等服務,不斷提升作業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極大地減少了線下接觸,為復工復產各項業務辦理筑起安全防線。